10月16日,2020重庆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重庆文旅会”)进入第二日。本届重庆文旅会设立了“一带一路”国际教育特色展区,汇集了重庆地区众多高校,呈现教育产业最新理念及成果。其中,重庆医科大学就现场展示了该校在抗疫、国际教育等领域取得的成果。
研发试剂、海外援助 重医专家助力抗疫
今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联合博奥赛斯(重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冠病毒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通过国家药品监管局审批,获准上市,正式投入临床应用。这是我国自主研发、全国首个获批上市的化学发光法新冠病毒IgM/ IgG抗体检测试剂盒。
“疫情发生后,我们学校的科研工作者们非常希望为抗疫出一份力,研发团队日以继夜、火线攻关,用40天时间完成了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研发工作。”重庆医科大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试剂盒具有检测快速、高通量和低成本的特点,在全国乃至海外多个国家的抗疫过程中都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在9月举行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重庆市有34个先进个人和10个先进集体获表彰。其中,重庆医科大学5名专家教授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表彰。
除此之外,疫情期间,应阿尔及利亚、苏丹、巴勒斯坦三国政府邀请,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组建,重庆市人民政府选派的中国政府抗疫医疗专家组分别赴阿尔及利亚、苏丹、巴勒斯坦协助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两组专家共30人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其中包括10名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的专家。
据介绍,专家组专家主要为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市级专家组成员,专业领域涵盖呼吸、外科、检验、流行病学、护理等。专家组通过交流座谈、培训指导、现场考察、病例讨论等多种方式,分享了中国以及重庆新冠肺炎防控救治经验、共同研讨当地防控救治措施,并提出技术建议。
聚焦先进技术 打造来华留学教育品牌
在重庆医科大学展区,现场还可以看到“一带一路”临床医学专业来华留学教育和国际培训班项目成果,在国际上打造来华留学教育品牌。
据展区相关负责人介绍,2013年,该校就被评为首批“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2015年起,学校开始主动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来华留学发展战略。截至目前,学校留学生国别数到60个,学生总人数达1865人,其中1713人来自4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而作为全国知名的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在原创技术方面也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开设了:“一带一路”国家麻醉新进展培训班、超声波肿瘤治疗技术培训班、微创髋膝关节置换临床培训学习班。其中,超声波肿瘤治疗技术培训班不仅从重庆走向了全国,更走出国门,深入到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的英文缩写为HIFU,也常常被称作海扶。利用聚焦超声的原理,可以实现穿过人体,不造成损伤,并对体内需要进行手术的部位直接进行消融。
“例如对于子宫肌瘤,可以实现无创消除肿瘤,对病人的身体更为友好。”展区相关负责人说,为了将这项原创技术进行推广,重庆医科大学在国际上开展了这一培训班项目,希望造福更多国家和地区的患者。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唐小堞
原文网址: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4&newsId=3133242&staticUrl=https%3A%2F%2Ft.cqcb.com%2F1eyn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