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新闻网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附三院召开2018年人力资源工作会

附三院自2016年5月9日开业以来,一直秉承崇德尚道、广博慈爱的核心价值理念,不断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截止目前,医院门急诊总量已超过61万多人次,手术1.2万多台,出院病人近3.5万人,随着患者信任度提高,目前开放的890张病床,使用率已超过90%,个别科室已达130%左右。按年度计划今年将展开床位1350张。为保障医院快速发展提供人力支持,确保临床工作正常运转,3月15日下午附三院在学术报告厅召开了“2018年人力资源工作会”。会议由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曾燕主持,常务副院长严敏,副院长朱耀明、曾亿郎,人事科教部全体人员以及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共6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首先,曾副书记介绍了本次会议的目的和意义。此次会议将各科室人力资源情况从数量到质量和结构进行全面梳理,征求科室意见,为下一步人员招聘提供依据。曾副书记强调在进人时应考虑科室整体人才队伍结构,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接下来,围绕员工选、用、育、留,人力资源部赵臻晶科长汇报了人事主要工作。在选人方面,坚持人才吸引与挖掘并重,多渠道并举;在用人方面,坚持人才使用与培养并重,挖掘员工潜能,同时探索 “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用人机制;在育人方面,坚持人才激励和考核并重,制定人才专项计划,盘活人才队伍;在留人方面,做到人才保障与建设同行,深化人事体制改革,完善人才奖惩制度。下一步将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人才举荐、外出交流、人才合作、职业规划”等各方面制定专项政策,并提出“临床人才淬火、重点学科建设、360度员工考核、苗圃人才锻造”四大计划。

随后,赵科长分析了全院人力资源总体情况,逐一对各科室的人力现状进行了深度剖析,对下一步发展需求提出配置意见。

各科室展开激烈讨论,纷纷对本科室如何用人建言献策,提出意见建议。严副院长和曾副书记在讨论过程中不断解答科室提出的各种问题,就一些个性化的用人标准进行了深入探讨,力求精简高效配置人力资源。

曾亿郎副院长发言,要求在配置人力时要充分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医师进行合理排班,原则上不建议设专职门诊医师;二是24小时班既不能有效节约人力,还会降低工作效率,建议各科采取三班或12小时班;三是病房护士夜班应至少安排2人,以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安全。

最后,严副院长作总结发言。他强调:第一医务部和护理部要始终坚守依法执业的底线,严厉杜绝护理人员从事医师或技师岗位工作;第二各科室要及时调整不合理的非临床护理岗位,将护理人员尽可能多地安排到临床岗位,增加临床护理工作人员;第三对于门诊量较大的科室,应首先增加专家门诊频次,充分发挥专家在门诊、查房、带教、病例质量及科研方面的职能;第四各科主任和护士长应担负起各自的职责,提出科室的人才培养计划,如何进行科室内、院内及外出培训,在保障医疗质量、护理质量以及人才质量方面都应发挥主导作用。

附三院

附三院顺利召开2018年第一次伦理审查会议

3月14日下午4点,附三院召开了“2018年第一次伦理审查会议”,本次会议由主任委员、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曾燕教授主持,副主任委员、常务副院长严敏教授,副院长曾亿郎,委员蒋电明、熊光武、刘松青、谢琳、李黔生、俞炽阳、张云东、倪银星、隋宜径(律师)等12名委员出席会议。委员到会率超过三分之二,符合要求。本次会议还邀请到附二院伦理专家吴明珍老师现场指导并作专题培训。

首先,赵臻晶秘书代表伦理办公室作近期工作汇报。一是建章立制,参考重医其他附属医院做法和有关管理文件,拟制了该院《伦理委员会标准操作规程》、《科研伦理申报指南》;二是加强学习,为提升经办人员办事能力,派专人外出参加培训2次,学习新形势下生物医学伦理审查法规要求及多中心伦理运作模式;三是开展预审18项,包括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庆市科委《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项目》等;四是伦理备案工作,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关键技术及急救流程改进研究》、《LPI术与LPIP术联合治疗多种机制共存型原发性房角关闭(PAC)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MACs)》开展了伦理备案工作。

接着,曾燕主任委员主持论证医院伦理审查费收费标准。本着激励科学研究的角度考虑,充分参考各大学附属医院收费标准,确定了医院伦理审查费收费标准。

接下来进行项目审查,本次审查4个项目,涉及肾脏内科、临床营养学、妇产科学、骨科学等多学科临床研究。审查严格按照流程进行,首先各项目陈述研究方案,主审委员进行简要评价。然后委员就具体问题与各项目进行交流,全体委员讨论、投票表决,最后主任委员现场宣布结果。

吴明珍老师作专题培训《伦理委员会的工作流程与审查要点》。吴老师紧紧围绕伦理 “为什么审”和“怎么审”展开,以事实案例作为切入点,细致的讲解了伦理审查流程和要点,给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参照学习的标准。

最后主任委员曾燕强调,我们的伦理工作才刚刚起步,在探索中前行,边审查边学习,我们也会不定期请专家来指导我们开展工作,组织专项培训,不断推进医院伦理工作专业化、规范化进程。

附三院

附三院成功举办“CART在恶性血液病中的应用”学术论坛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在这万物复苏的美好季节,由附三院血液科首次举办的“CART在恶性血液病中的应用”学术论坛于2018年3月16日在医院学术报告厅成功举行并完美落幕。会议由血液科副主任张勇主持,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曾燕教授出席并致辞。

CART是嵌合性抗原受体T淋巴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lymphocyte, CART)的缩写,是通过将外源性人工设计的CAR基因导入T细胞内进行基因修饰改造,而后得到的表达有CAR的T细胞。CART细胞通过其表达的CAR能特异性地识别并杀伤肿瘤细胞。CART细胞治疗肿瘤就是通过对来源于患者自身的T细胞进行基因修饰而得到CART细胞(自体性CART细胞),而后回输给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

近年来,CART作为一种新型细胞生物治疗方法,在恶性肿瘤尤其是血液肿瘤中难治复发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疗效有目共睹,并逐渐在多发性骨髓瘤、髓系肿瘤等领域拓展,且有向恶性肿瘤全覆盖的趋势。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已于去年9月批准了CART的正式上市,表明该技术已得到世界权威机构的认可。

为促进CART技术在临床上的规范应用,提升西南地区在该项治疗领域的整体水平,让更多患者获益,本次会议特邀请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血液科主任周剑峰教授,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副院长、血液肿瘤科主任梁爱斌教授,陆军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生物治疗中心主任钱程教授等国内知名的CART专家分别就各自单位CAR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毒副反应防控、临床实践及生物转化做了精彩阐述,附三院血液科魏霞主治医师对其所做的重庆市第一例CART病例进行了经验分享。

会议还邀请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陆军军医大学检验系预防系、西南医院、新桥医院、大坪医院、重医检验系、附一院、附二院、儿童医院、肿瘤医院及万州、渝北、合川、江津、永川、涪陵、綦江等区县共60余位专家参与会议并做了深入讨论。

众多专家教授齐聚,会场内互动频频,参会者认真聆听,踊跃发言,在这场学术盛宴中,专家们的精彩演讲既贴近临床,又包含最新的理念和前沿的技术,既有精彩病例的分享,也有现场的病例指导,参会者及相关专业的医护人员纷纷称赞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

附三院

附三院高扬博士入选国际美容整形外科协会(ISAPS)委员

近日,附三院皮肤美容中心高扬博士经过ISAPS中国区负责人郭树忠教授(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主委)推荐,中华医学会审核通过,于2018年1月31日开始担任国际美容整形外科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Aesthetic Plastic Surgery, ISAPS)委员。

国际美容整形外科学会(ISAPS)成立于1970年,是全球领先的由经过认证的整形外科医师组成的专业机构,国际上最具权威美容外科医师协会。目前ISAPS在104个国家拥有3000余名世界最具知名度与受人尊敬的美容整形外科医师委员。

附三院

 

附三院眼科举行青光眼健康讲座

2018年3月11日至17日是第十一届世界青光眼周。由附三院眼科举办的世界青光眼周系列活动之“早查监控守护光明”,于3月16日下午,在医院门诊七楼会议室正式开讲,整个活动历时2小时,超过100位病友参加了这次活动。

讲座伊始,著名青光眼专家、附三院眼科主任谢琳教授就青光眼的概念、青光眼与眼压、青光眼与视野、青光眼与房角、青光眼与白内障以及如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话题进行生动而详实的讲解,并从角膜厚度、体位、情绪、昼夜差别等方面解释影响眼压的因素,特别强调了24小时眼压检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接着,谢教授告诉大家如何根据每个人的视野、房角情况制定个性化目标眼压,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重要性。

由于青光眼患者需要终身随访和终身治疗,谢教授就如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分享的观念是:患者应当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把青光眼当“朋友”,定期随访,确保在有生之年看清世界。

讲座下半场,附三院眼科李翔骥博士为大家带来了青光眼治疗与术后护理专题讲座。首先,李博士告诉大家不同青光眼类型该如何选择药物、激光治疗以及手术治疗。李博士强调要良好控制青光眼,坚持正确的术后按摩非常重要。最后,李博士为与会人员提出几个与患者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供大家讨论,提高与会人员参与度并帮助大家理解本次讲座的内容。

最后,两位青光眼病友向在座人员分享自己患病以来的治疗经历和如何战胜疾病的体会。会议结束后,谢教授和李博士特意留下来为病友们解答疑问。

青光眼是世界首位不可逆致盲性眼病,需要终身随访和治疗。通过这次讲座,意在告慰病友,以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面对青光眼这个顽疾,“化敌为友”、“与疾病交朋友”将是制胜法宝!

附三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