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研究中心师生志愿者在抗疫最前线中锻炼成长

日期:2022年12月17日 19:10    来源:免疫研究中心

2022年11月重庆疫情面临抗疫三年以来最复杂、最严峻的形势,重庆医科大学免疫研究中心师生志愿者主动担当、勇于作为,充分弘扬重医人精神,主动扛起医科院校责任担当,按照市卫健委的统一部署,支援前线采样攻坚,守护重庆家园。

11月13日,免疫研究中心广大师生接到学校组织支援重庆市防控抗疫任务后,作为支部书记的何斯荣老师在师生中率先起到模范带头引领作用,先后共17名师生积极报名勇当志愿者短时间内火速集结,分别加入各急需的队伍中,并陆续被分配到高新区、南岸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和北碚区等不同区域,负责核酸样本采集、核酸检测以及配合物资转运和高风险区楼栋消毒等防控工作。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疫情防控一线志愿者尽自己所能并发挥医学专业特长开展志愿服务。

集结,出发

采集样本时刻

作为重庆医科大学免疫学科副主任何斯荣老师参加过多次抗疫任务,拥有专业知识储备和丰富的抗疫经验。当看到志愿者招募消息时,他立马决定暂停手中科研项目,主动请缨前往一线抗击疫情。告别了妻子和尚在襁褓的孩子,简单收拾好行李便即刻出发。此次支援任务他作为志愿者区队长,带领着5个队伍的学生前往疫情严峻的高新区,采样任务覆盖了5个街道乡镇,三百多个检测位点,每日需保障10万居民采样需求,承担近百栋高风险区扫楼任务。为了最大限度降低队员们的暴露风险,他建立规范化的核酸采集操作流程,提出进社区的十大纪律,严格要求队伍,并通过“技能比赛+实战演习”的方式,锤炼出了敢打硬仗的专业队伍。(图,右一)

11月14日,吴蕊鑫老师担任重医疫情防控志愿队12队带队老师,与49名研究生同学一起前往南岸区支援核酸检测,她必须落实好每一位同学的衣食住行,为同学们解除后顾之忧,嘱咐同学们做好防护,保护好自己与他人的安全;同时带队前往不同社区,落实每一项工作任务,默默守护同学们的安全,用心护航,用实际行动诠释当代青年医学教师一代责任与担当。11月27日后,她作为志愿队带队老师临时集结了43位同学检验同学支援重庆市临检测中心,进行临床检验核酸检测。她认为在抗疫之际,国家危难之时,吾辈应当挺身而出,成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的一位战士,这是吾辈之责,当义不容辞。所以吴蕊鑫凭借自己无惧风险的斗志,扎实专业的医学知识,扛起疫情防控重任,书写青春战疫篇章。(图,左一)

蒋英老师是免疫研究中心的骨干教师,接到重庆医科大学湖岸家园小区的志愿服务通知,她马上积极报名参加了抗疫志愿服务,希望能为疫情防控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她成为重庆医科大学湖岸家园B区“志愿红”小组的成员之一,担任楼栋的“楼栋长”,负责组建楼栋微信群,为邻居们传达防疫相关通知、分享生活物资采购信息、解答疑问、给核酸码异常的邻居分发抗原检测试剂盒、核酸采样扫码等工作。这次参加志愿者工作,不仅亲身体会到防疫工作的辛苦,更体会到团结互助的力量和邻里间的温暖。她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定能战胜疫情,早日回归正常的生活。(图,左一)

宋鑫是免疫研究中心一名博士三年级的研究生,同时他在读博前已经是一名骨科医生。加入学校志愿者队伍,他担任起了抗疫小队长,连夜前往疫情严峻的沙坪坝区,并投身于沙坪坝丰文社区、西永九号、青木关广场等许多疫情严峻的社区进行核酸采样。在紧张而繁重的抗疫过程中,他积极主动申请更多的工作任务,负责联系社区工作人员,协调物资,联系车辆等后勤保障工作,任劳任怨,为志愿者团队排忧解难。(图,右一)

茌森森、张欣颖、雷册册和张龙是2020级硕士研究生,正在实验室为明年毕业忙于课题和论文。收到通知要支援沙坪坝,他们简单收拾了自己的行李后,随支援队伍连夜奔赴,经过严格的个人防护培训和考核,他们立刻变身为“大白”,早出晚归,进社区、进学校为社区居民和学生采集核酸,力争做到不漏一人。

在支援的过程中,茌森森深刻感受到自己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作为一名党员就必须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在心理默默的告诉自己:抗疫没有“旁观者”,防控没有“局外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防疫战斗中,没有人天生是英雄,是因为有人需要面对肆虐的疫情,重医学子应该挺身而出,以青春之力筑抗疫防线,用实际行动践行医学生使命,用坚定意志展现重医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张欣颖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坚决加入到此次疫情攻坚战。在支援抗疫工作中,有时候她也会感觉特别辛苦,但是当看到工作单上一个个完成的追阳工作、带队老师关切的目光以及队友互相帮助的关怀时,她感觉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此次志愿活动让她受益良多,不但为以后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还让她明白了医学生的责任和担当。

雷册册相信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已经到了最吃劲、最关键的时刻,只有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通过所有人的努力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扛过疫情寒冬,迎来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的春天。

在支援工作中张龙最感动的一句话是社区居民说“谢谢”,话语虽短,但是总能让他倍感欣喜,他非常自豪:自己在重庆艰难时刻,可以作为医务人员无悔逆流而上,为守护重庆贡献自己一分光热,为重庆加油!(图:茌森森,张欣颖,雷册册,张龙)

李蔡华、张秀和张潇是2021级硕士研究生,作为实验室的中坚力量,在接到重庆医科大学招募医学生志愿者的通知后,他们也立刻加入抗疫志愿者队伍中,在支援任务的过程中他们都有自己的感悟。

李蔡华感觉自己非常荣幸能为这个美丽热情的城市贡献自己一份力量,通过这次志愿活动也让他意识到了自己作为医学生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更切身体会到了各社区工作者及医务人员的艰辛。

在紧张而忙碌的支援任务中,张潇深刻体会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重医免疫人,义不容辞!愿志愿队伍早日凯旋而归!重庆加油!

张秀凭着自己满腔热血成为了众多抗疫者中的一员,但是直到自己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她才更加理解自己的使命和担当,她喜欢重庆这座城市,希望大家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早日使这座城市恢复往日的繁华与喧嚣。(图:李蔡华,张秀和张潇)

王勃智、毕艺宸、黄泾岚、许明丽、何怡和潘钰都是2022级研究生新生,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他们都胸怀无私奉献精神,投入到防疫志愿工作中。

王勃智刚刚从东北南迁到重医,对重庆这座城市还不是很熟悉。接到自愿者报名的消息,身为医学院校微生物学专业硕士毕业生和免疫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第一个冲在前面,他说,“尽管我的力量很有限,但我不能做旁观者,我要贡献一份力才能安心”。

毕艺宸在支援抗疫过程中她深刻的感受到重医在重庆人民心中的重要地位,这让她很自豪自己是重医人,也使她从刚开始支援任务感觉内心志忑成长为自信满满的核酸采样工作人员,她希望所有人共同携手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愿这座经历过今年夏季高温限电,山火的坚韧山城早日回归烟火寻常。

黄泾岚是第一次作为医务人员参加疫情防控,这次支援工作她先后承担了多个采集点的核酸采样工作,支援工作从刚开始的紧张到后面变得越来越自信,她认为一个人的力量可能微不足道,但只要我辈逆行人皆坚定信心、同心克艰,总有一天能够看到重庆繁华的夜景和往日的车水马龙。面对疫情来袭,

许明丽同样没有丝毫犹豫的走出校园,换上防护服,转身投入到抗疫前线,从一名医学生变身抗疫一线志愿者,在这期间她最大的感受是:疫情无情,人有情,我们守护这座城市,这座城市人民也对我们关怀备至。虽然疫情的黑夜还未结束,但她坚信一定会看到星辰浩瀚,迎来破晓的黎明。

新生何怡觉得自己能够作为志愿者,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非常荣幸,疫情之下,大家都很艰难,疫情无情人间有爱,只要大家团结协作,疫情终究会过去的。

在这次支援任务的过程中,潘钰深刻的意识到以前别人保护我们,但是这次终于轮到自己站出来保护别人,虽然面对许多待解决的问题,但是办法总比问题多一些,只要大家团结一致,同心克艰,重庆的疫情一定会被我们战胜。(图:王勃智、毕艺宸、黄泾岚、许明丽、何怡和潘钰)

面对严峻形势,免疫研究中心的师生志愿者“逆向而行”,驰援抗疫第一线,践行“初心”,将使命担在肩上,发扬敬佑生命、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伟大精神。作为医学院校的师生,他们始终铭记希波克拉底的誓言,他们不仅仅是一名医学教师或学生,更是一名新时代的奉献者,他们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先,积极投身于疫情防控事业中,尽己所能,贡献一份哪怕微小绵薄的力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医学院路1号 

联系电话:023-68480081

投稿信箱:xuanchuanbu@cq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