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逆行者丨抗疫第一线的发热门诊 有这样一群白衣天使

日期:2020年02月06日 20:01    来源:

》》》点击进入原文


平时与其它门诊相较而言就诊患者人数较少的发热门诊,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却成为了疫情防控的最前沿阵地,医护人员24小时连轴转,坚守在抗疫第一线。然而,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持久战,越来越复杂的疫情,越来越多的就诊患者,导致发热门诊异常忙碌急需医护支援。在医院党委号召下,1月26日院团委向全院发布“宽仁抗新冠青年志愿者突击队”征集令,一天之内就有400余名医生主动报名,经过紧急培训,他们从27日起就正式参与了发热门诊工作。这群“志愿者”白衣天使们,即使知道一线门诊风险大,一旦去了就需自我隔离,很长时间不能回家,仍然义无反顾地投入了这场战斗。



黄文瀚

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32岁


黄文瀚是主动报名支援发热门诊的第一个志愿者医生。


“当时我正在家休假,看到了我们科室唐琳主任在工作群里发布的通知,想到自己是科室年资相对较高的医生,而且科室女医生居多,作为男医生应挺身而出,就赶紧报了名。”黄文瀚说。报名后,他跟家人如实说了这件事,本来还担心家人反对,结果母亲听说此事后,立即给唐琳主任发了一条长长的信息,对儿子的这一举动表示鼓励和支持,并希望儿子全力以赴投入工作,令唐主任深受感动。


报名后的当天下午,黄文瀚就赶紧返回医院接受了紧急培训,并于27日作为第一名志愿者医生开始在发热门诊开展工作。


虽然有过看门诊的经验,但这次对他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防护服穿戴后眼罩严重起雾,影响到电脑系统操作;口罩长时间佩戴,导致耳廓牵拉疼痛;为了节约防护服,7个小时无法饮水、排便。但是他觉得,身体上的困难是小事,患者对发热原因的担忧才是大事,尽管特别难受,他都咬牙坚持了下来。虽然是临时上阵,但是医护人员的配合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尤其令他感到温暖的是,医院对医护人员关爱有加,领导们经常到发热门诊询问工作情况,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下门诊后有餐食准备,有专门安排洗漱、休息的地方。“所以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很好地完成任务,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黄文瀚充满信心地说。

毛锦宁

心内科主治医师,38岁


毛锦宁是一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主治医师,平时主要负责心内科CCU病房患者的管理。她是被医院疫情防控前线指挥部挑选为第二个支援发热门诊的志愿者医生。


“初来重庆,第一次在这里过年,结果就度过了最忙碌的一个春节。” 毛锦宁笑着说道。原来,毛锦宁之前一直在苏大附一院工作,因为爱人(神经外科刘国栋医生,现在哈弗大学麻省总院进修)作为引进人才到我院工作,去年她带着老人孩子一起跟到了重庆。春节前,老人很想回老家过年,但身为医生的她却已经开始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耐心做好老人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把预订好的机票退了。看到发热门诊需要支援的信息后,“作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是我的责任,我想去一线尽一份力。”毛锦宁跟远在美国波士顿的爱人商量,“他很支持我的工作,还告诉我一定要配合服从医院的部署安排,努力做好工作。”


爱人远在国外,家里有2个七十岁老人,2个调皮的小孩,都需要照顾,一旦进入发热门诊,就得自我隔离不能再回家,然而毛锦宁没有犹豫,大年初一、初二坚守科室,初三就开始在发热门诊上班了。上发热门诊几乎是从头武装到脚,下班前不能脱下防护装备,需要克服生理上的困难,“因为不大习惯尿不湿,我会提前4小时不吃不喝,然后坚持6-7小时一个完整的班。所以每逢上班,一般要十多个小时不吃不喝。”毛锦宁说,她也有好些天没有看到2个孩子。


面对日渐严重的疫情,面对日益增多的患者,以及诊疗的指南一变再变,毛锦宁的内心也会充满焦虑,不是害怕自身的危险,而是担心自己一个判断不准,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正因为深知责任重大,她要求自己必须耐心地问诊,仔细跟患者沟通和解释,缓解患者及家属心中的惶恐不安,让他们配合医生检查,尽可能获取详细的病史资料。


在发热门诊工作以来,毛锦宁觉得收获很多,她深刻地意识到,必须要尽快学习最新的知识最全面的内容,才能紧跟医学的前沿,从而确保不漏诊、不误诊,做到对患者负责!

朱悫

心内科主治医师、讲师,37岁,中共党员

第24党支部宣传委员院团委委员


37岁的朱悫也是心内科的一名主治医师,还是一名共产党员,第24党支部宣传委员、院团委委员,曾被评为“重庆市向上向善好青年标兵”,这次支援发热门诊志愿者招募,她也积极报了名。


“一个月前我就预订好了行程,准备兑现对女儿的承诺,春节带着上一年级的她去看海。暴发疫情后,由于职业的敏感,我预感可能会有一场硬仗,于是耐心跟女儿解释并早早退掉了机票。”身为母亲的朱悫,每每回想起来,内心深处就充满了对女儿的歉疚。在大年三十接到医院全体人员取消休假随时待命的通知后,朱悫尽管舍不得与家人团聚的温馨,但第二天一早就赶紧从璧山返回主城。她的老公也是医务工作者,非常理解和支持她的行为。


回到主城,朱悫就一直在家待命,迫切想尽快投入工作。她一直关注工作微信群,在线学习各种文件,复习防护用具穿戴流程,也关注着新闻里疫情的进展,可是,没有接到医院命令,她也只能干着急。大年初三,她看到科室黄晶副主任在工作群里紧急征集志愿者支援发热门诊,赶紧报了名,并按照医院排班进行轮岗,1月29日第一次开始上发热门诊班,每天4班倒。


“我的同事们听说我去发热门诊支援,给我发来各种关心和鼓励短信,还给我转了各种一线抗疫防护的非常实用的帖子。已经上过发热门诊的毛医生特别仔细地提醒我防护细节,包括夜班多穿一件保暖衣避免受凉、N95口罩和护目镜的挂绳一定不能勒着耳朵,最好提前4个小时禁食禁饮等等。”同事们的热心举动让朱悫感到非常暖心。


工作中,护目镜起雾影响医生阅读电脑屏幕是常有的事,朱悫想了很多办法来改善:进诊室前防雾专用搽镜布+防雾喷雾轮替两遍,和病人说话时放慢语速,没病人的时候靠近电暖炉利用升温减少水雾。“个别病人有隐瞒病史和活动轨迹的情况,需要医生具有高度的敏锐性和极大的耐心,先用言语拉近心理距离,比如有没有和老人、孩子一起住,再询问哪里不舒服,最后再追问活动轨迹,让他们克服心里抵触配合病史的全面采集。”说到这里,朱悫至今心有余悸,曾遇到一例高度疑似患者向上一位接诊医生隐瞒湖北返渝病史,后来面对异常的检查结果才坦诚以告。休息时间,她常做的就是在网上进一步搜索新冠病例的个案,重点熟悉胸部CT典型征象,为第二天的夜班作准备……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这是一场群众生命的守护。


在疫情面前,黄文瀚、毛锦宁、朱悫……无论是党员还是群众,他们都牢记医者使命,冲锋一线,勇作逆行者。


而他们,仅仅是几百名志愿者医生、乃至全院医护人员敢于担当、日夜奋战疫情的一个缩影;为了人民的健康,他们无私奉献、忘我工作,更是全院医护人员抗击新冠疫情的真实写照。


白衣天使们,向你们致敬!


审核:李春莉 编辑:向秋月

作者:党办宣传科 李娇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医学院路1号 

联系电话:023-68480081

投稿信箱:xuanchuanbu@cq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