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新闻网首页 > 重医人物(留存) > 正文

重医人物(留存)

重医新青年 | 奖状铺满整张床!直博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医学部)的小姐姐分享成长与收获

发布时间:2020-07-09点击量:[]



大学五年,她一步一步设定目标,仰望着那道光前进,在攀爬的道路上,她用汗水和时间浇灌成长的泥土,用强悍的意志和不懈的坚持逆风而行,奖状和证书像花朵一样星星点点的洒遍她前进的道路,她将梦想攥在手心,为自己的五年时光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杨晨露

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2015级预防医学本科专业

2020届毕业生

直博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滑动查看下图)


所获荣誉

· 2016年4月获重庆医科大学“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校赛“三等奖”

· 2016年5月被评为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度优秀共青团员
· 2016年10月被评为重庆医科大学校级“三好学生”
· 2016年10月获SAIL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百强作品”
· 2016年12月获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优秀社会实践个人”
· 2017年5月被评为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度优秀共青团员
· 2017年6月被评为重庆医科大学“优秀志愿者”
· 2017年9月获第十五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校赛“三等奖”
· 2017年10月被评为重庆医科大学校级“优秀学生干部”
· 2017年11月获重庆医科大学第四届“构想杯”创新实验设计大赛“优胜奖”
· 2018年3月获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优秀社会实践个人”
· 2018年4月获2018大学生健康教育科普作品大赛国家级“一等奖”
· 2018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校赛“一等奖”
· 2018年5月被评为重庆医科大学2017年度优秀共青团员
· 2018年8月获第三届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一等奖”
· 2018年9月在检验医学公众号上发布“幽门螺杆菌和胃癌那些事儿”科普视频
· 2018年10月被评为重庆医科大学校级“三好学生”
· 2019年10月被评为重庆医科大学校级“优秀学生干部”
· 2019年11月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Healthcare发表一篇SCI论文
· 2020年4月获中国电信奖学金·飞Young奖(全校仅一名)
· 2020年5月被评为重庆医科大学“优秀毕业生”





善于“设定目标”

更享受实现目标的过程



2015年的夏天,杨晨露被重庆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录取。彼时的她还不了解预防医学,得知重医转专业的政策后,萌生了转专业的想法。当时她的目标是努力学习,保证绩点,在合适的时候转去其他专业学习。


第一学年杨晨露的GPA排名为2/117,然而,在填写转专业申请表的时候,她思考再三,最终选择了放弃。这一学年的学习中,她逐渐了解预防医学“为人群开大处方”的理念,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继续在这个专业发展深造。2016年,杨晨露从学院组织的优秀学长学姐推免分享会上知晓推免要求GPA、英语和科研经历,自此,杨晨露的目标变成了推免。


作为学生,杨晨露始终将学习放在第一位,她认为,提高学习效率最重要的是听课,大二学年结束,她的GPA排名为1/103,并通过了六级考试。





细心、尽责的个性让杨晨露在大二担任了班长,这一职务的责任要求她学会换位思考,主动解决大家的问题,事情很多,却让人快速成熟成长起来。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配合下,她所带领的2015级预防医学本科班也在2016-2017学年被评为学校“五四红旗团支部”。


大二的暑假,她协助团支书组织了2015级预防医学团支部的三下乡活动,在陈家桥社区为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检查、医学科普等健康教育活动,社会反响良好,被评为“校级重点团队”。大三到大五阶段,她继续担任班级学习委员,帮助班级同学排忧解难。



要处理大大小小的班级事务、完成从零开始的科研训练、同时兼顾学习成绩,如何平衡时间成为她一开始面临的最大挑战。


她养成了一个很好的习惯: 将任务分割成数个小节点,同时设计规定的截止日期,按照重要和紧急程度一一排序后逐个完成,要求自己各项小任务要尽最大可能在规定期间内完成。并根据执行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完成预期,这个习惯大大的帮助了她提高办事效率,提升了她在完成工作时的专注度。







攀登科研之峰

无论成功失败 每一步都是收获



杨晨露参加了2016年SAIL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品“拥抱亲子游”被评为全国百强作品。为了更好的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她加入了众创空间。这是重庆市教委、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重庆医科大学教学改革项目立项打造的公众营养健康服务为主题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和孵化平台。众创空间整合了高校营养健康创新资源和社会营养创业平台资源,由在创新创业领域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们带领,采取“PPUC”即“指导老师+研究生+本科生”强强联合的运营模式,有助于本科生早期接触科研、培养和拓展科研思维。



杨晨露认为,科研训练最重要的是严谨和坚持,坚持是无数时间的付出和累积,不管有没有人关注支持,不论在校上课还是休假在家。她抓紧一切课余时间不断查阅文献、学习方法,秉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信念,在老师的指导和学长的帮助下花了一年时间,树立下对于“科研”的基本认识,学会了一系列开展研究的“基本功”。


她不断研究、寻找方向、建立团队,渐渐深入。2017年3月-6月,杨晨露与小伙伴们自主设计课题“游泳对婴儿身长体重的影响——以重庆市为例”,在实验教学管理中心秦启忠实验师、学院彭斌教授的指导下设计问卷、发放收集问卷、完成数据分析,虽然最后只获得了校赛三等奖,但过程令她受益良多,为她今后进一步开展研究打下了基础。


2018年4月,杨晨露与同伴在王宏教授指导下创作的科普作品《远离慢病,健康同行—三减才能三健》获大学生健康教育科普作品大赛国家级“一等奖”。



2018年5月她和团队在赵勇教授指导下设计作品“智能盐罐”获重庆医科大学“创青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同时,她与团队共同设计的科普作品《幽门螺旋杆菌和胃癌那些事儿》在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的微信公众号“检验医学”刊发。






2018年8月,她所在团队在赵勇教授指导下以“全面二孩背景下中国孕妇睡眠时间与睡眠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获第三届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一等奖。在各级各类科研竞赛斩获佳绩,让杨晨露不断受到鼓舞、树立自信,同时形成了不断给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并享受追逐目标的过程的强者心态。



大四上学期,根据专业要求,杨晨露搬去永川完成见习,繁重的临床专业课,让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时候,她往往告诉自己“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激励自己坚持进取、决不放弃。


期间,在刘薇薇副教授的指导下,她参与撰写重庆市健教所科普项目书籍《科学健身》;参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乡村振兴战略下西南地区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机制研究” 、重庆市体育局科研项目、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作为共一作撰写英文论文’Parental Influence in Forming Preschool Children’s Eating Behaviors—A Cross-Sectional Survey in Chongqing, China’发表于Healthcare杂志(3区SCI,IF1.916)。





2019年4月,杨晨露开始参与课题“CHNS数据库青少年、青年、及中年人群肥胖趋势及相关因素分析”,以共一作撰写英文论文(目前在投阶段)。同年撰写的《物理治疗师人才培养的研究进展》目前已被《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采用。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和责任感



大四下学期在完成所有必修课学习后,杨晨露的GPA排名仍为1/103。



大五实习期间,她参与国家“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预防性服药卫生经济学评价和可行性研究”湖南省的现场督导工作。通过工作中的所见所感,她深切感受到,党和国家在新冠疫情面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资源、团结合作,尽最大努力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伟大。疫情防控期间,作为一名中共党员的她主动参与社区防疫工作,学以致用、学有所用,更让她感受到了公卫人身上沉甸甸的责任。


2019年,经历复杂的笔试和面试,杨晨露终于实现了从大一就立下的梦想——作为直博生推免至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




在重医的本科岁月,是杨晨露永生难忘的五年,塑造了她的人格、思想和行为方式。


最后,她想说——



五年在重医成长、成熟的经历,让杨晨露深刻体会到了学院老师的热心与负责,她说,我对老师们的感谢无以言表。每次遇到困难寻求帮助的时候,老师们都会耐心的为杨晨露解答疑惑,帮助她解决困难。第一次写英文论文时,刘薇薇老师一直鼓励她,并耐心的教她修改。在多次投稿被拒后,杨晨露开始怀疑自己,也是老师们、课题组的小伙伴们以及朋友们坚定的给自己温暖。这种温暖让她鼓起勇气,不断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她表示,真正开心的不在于论文发表,而在于这个修改完善的过程。科学的严谨、老师同学的帮助与温情填满了自己整个忙碌的大学时光。



直博经验分享



1、推免过程中,GPA和英语六级成绩是基石,专业课是核心,科研经历及获奖经历会起到锦上添花的重要作用。


2、建议学弟学妹们尽早制定目标,一定要提前了解学校的推免政策及流程。


3、如果有了目标,就要抓紧一切机会努力学习、提升自己,推荐思维导图记忆法,尽可能取得更高的GPA和六级成绩;抓住机会参与基础的科研训练,训练科研思维,相比于获得的具体成果而言,大多数导师更关注你所参与的科研经历。


4、推免前确定感兴趣的方向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学校,关注意向学校夏令营及推免相关动态。


5、提前准备个人简历、个人陈述、成绩单、获奖证明、科研论文和推荐信。夏令营前准备好专业课知识,平时注重前沿研究的积累,坚持阅读文献,提前训练英语口语。


6、提前获取和阅读意向导师论文,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有机会尽可能与意向导师深入沟通,让导师了解和认识自己的优势。


7、调整心态,积极应对笔试和面试。不要害怕失败,准备好Plan B。



编辑:蔡雨齐

供图:杨晨露

排版:黄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