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新闻网首页 > 重医人物(留存) > 正文

重医人物(留存)

战疫故事 | 陈晓凤:春花灿烂的日子就快到来

发布时间:2020-03-18点击量:[]



“我们坚守在这里,汗水早已湿透内层工作服,看着镜中额头和鼻梁暗红的压痕,我想这就是我最美的时刻。”






陈晓凤与治愈出院的小男孩合影


3月15日,重庆最后1例新冠肺炎病人出院,这也意味着,在经历50多天的医疗救治之后,重庆在院治疗的确诊患者正式清零。


而这背后,离不开众多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疫情初期,我校附属儿童医院派出三名医护人员支援市公共卫生中心新冠肺炎集中就治点。肾脏内科的主管护师陈晓凤是其中一员,一个多月来,她一直坚守在抗疫最前线,她说,“我是一名护士,这,就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妈妈,我会想你的!”

“想我了,可以视频聊天呀!”




“一定要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从1月30日晚陈晓凤接到任务后,到第二天早上送妻子出征,丈夫就一直在她的耳边念叨着重复的话。


“你怎么看起来比我还紧张啊,不用担心,你好好在家照顾女儿和父母,我们一起加油!”临走前,陈晓凤笑着对丈夫说。


因为心里担心妻子,丈夫了解到穿防护服时医护人员上厕所不方便,贴心地为她买了成人纸尿裤。“他比我还细心。”陈晓凤不好意思地说,眼里却闪着泪光。


最让陈晓凤难以割舍的还有三岁的女儿。疫情面前,她义无反顾,但想到自己的女儿,又有些放不下。


陈晓凤:你会有一段时间见不到妈妈了,你不要哭哦。

女儿:妈妈,我会想你的!

陈晓凤:想我了,我们就视频聊天!

女儿:妈妈,你在医院还好吧?工作累不累!有没有按时吃饭?有没有按时睡觉?我们等着你早点回家!


听着电话那头女儿稚嫩的声音,陈晓凤坦言,的确很不舍。她说,“我告诉女儿,还有很多在一线的妈妈的同事,他们比我更辛苦、更危险,他们更值得敬佩,在这个特殊的阶段,我们在这样的经历中一起成长!”





“病人的理解与支持

就是我工作精益求精的动力”




作为一名护士,为患者打针输液是最普通平常的事,但进入隔离病房需要三层手套,双层头部防护,里外共10层的防护,加上护目镜一会儿就渗满了水珠,严重阻碍视线,手指也不灵活。


“你很不错!穿这么厚,一下就成功了。”凭着10年的护理经验和扎实的技术,陈晓凤总是能成功完成穿刺,获得病房不少病人的认可,但也遇到过犯难的时候。


陈晓凤和队员进行个人防控知识及防护服的穿脱培训


一天,陈晓凤为一位阿姨穿刺留置针。不像年轻人可以通过触摸寻找穿刺位置,阿姨年纪大了,皮肤松弛,血管小又滑。


陈晓凤努力透过护目镜,寻找一丝缝隙,经过一番操作,她以为穿刺成功,问道:“阿姨,我看不太清楚,你帮我看看针里有回血么?”可阿姨却说:“妹妹,你的针都没有碰到我。”随即阿姨就哈哈大笑起来。


瞬间陈晓凤涨红了脸,十分不好意思地道歉。阿姨理解并安慰她说:“不要紧,你们不顾自己安危,来照顾我们,已经让我们感动了。你们的技术我是相信的,没有穿刺成功是因为防护的原因,你继续穿刺,一定行。”她立刻调整穿刺方法,第二次很快就成功了。


“阿姨的话让我很暖心,病人的理解与支持就是我工作精益求精的动力。”


陈晓凤为患者护理


2月13日,有一位小朋友出院了。临走前,他突然转身对陈晓凤说:“阿姨,谢谢你的照顾,请你再帮我好好照顾爸爸。”“放心,阿姨答应你,一定让爸爸早点出院和你们团聚。”


在这次疫情中,除了男孩的妈妈,他的爸爸、爷爷、奶奶都不幸感染了新冠肺炎,但幸运的是,经过治疗,他们都陆续康复出院了。



重庆市公卫中心患者接连出院的消息,让整个病区的人都情绪上涨,内心充满了希望。“我们坚守在这里,汗水早已湿透内层工作服,看着镜中额头和鼻梁暗红的压痕,我想这就是我最美的时刻”,陈晓凤在抗疫日记中写道,“我相信,2020年最糟糕的日子即将结束,春花灿烂的日子就快到来。”




来源:附属儿童医院

编辑:涂念 钟志

排版: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