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新闻网首页 > 重医人物(留存) > 正文

重医人物(留存)

郭述良:如果我们一睡下,病人就可能永远睡过去了 | 战疫重医人⑨

发布时间:2020-02-23点击量:[]



   

郭述良:重医附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内专科第三党支部书记、重庆市新冠肺炎救治顾问组副组长,先担任黔江片区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后转任重庆疫情最重的万州片区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

   

受重庆市卫健委指派,郭述良多次担任重庆市与呼吸相关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后,他毅然请战前线,赶赴黔江,在3天内指导完成黔江片区集中救治中心建设投用工程,治愈渝东南首例、重庆市第三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创新性地提出救治中心实行标准化管理的战略理念,为渝东南地区的抗疫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3天内指导完善黔江片区

新冠肺炎集中救治中心建设


1月27日,刚抵达黔江的郭述良便立即组织专家组同黔江区、黔江中心医院领导举行新冠肺炎患者集中收治部署讨论会,将黔江中心医院儿童医院确立为新冠肺炎病毒救治中心。


郭述良实地考察、指导中心各关键环节的建设,走访了预检分诊中心、发热门诊、留置观察室、确诊患者病房、危重症病房……对路线、标识、硬件设置、人员要求以及抗感染措施均一一做出安排,为新冠诊治中心确定了详尽的建设方案。


   
   


作为附一院呼吸专业主任医师,把自己当“病人”在医院里走3个小时,从医27年的郭述良笑谈,自己还是头一次做这样的事。


经过3天的改造工程,1月30日,在黔江中心医院儿童医院的基础上打造的集中救治医院实现了党中央部署的“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四个集中原则。医院建成了救治中心指挥部,完成了硬件装备、物资补充、人员配备等多方面准备工作。在医院运行之前,郭述良带领相关管理人员,沿门诊预检、急性呼吸道感染门诊、CT检查室、疑似患者病房、确诊普通病房、确诊重症病房和抗新冠指挥中心等路线做最后的督导检查,确保救治中心安全运行。


   

黔江区委书记视察抗新冠救治中心


目前该医院的医疗工作有序开展,现已成为黔江片区新冠重点救治中心。


对黔江片区新冠肺炎救治中心

实行标准化管理


在黔江片区新冠肺炎集中救治中心投入使用后,郭述良提出了救治中心实行标准化管理的战略理念


他为实现救治过程同质化和均质化制定了各类流程,实现了流程标准化。在专家组的协同指挥下,中心制作临床病情记录表格,实现了临床资料表格式管理,资料结构化、数字化和电子化,极大的方便了专家查房,利于分析病情变化趋势,为制定下一步诊治方案提供了依据,同时,在患者预后及后期科研数据整理统计方面也起了很大作用,减轻了临床一线医护整理汇报资料的工作量。


   

黔江地区新冠肺炎救治中心患者病情记录表

   

黔江地区新冠肺炎患者症状日期趋势图


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创建和实施,为当地新冠病毒肺炎救治中心医疗活动提供客观依据,数据的规范填写和标准化管理对中心运行产生了积极作用。


牵头制定新冠病毒感染

预检分检和筛查流程

成为重庆市卫健委标准


为进一步加强全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和危重型病例医疗救治工作,努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郭述良在2020年2月5日“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组市级专家组第一次组长会议”中提出,应调整优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检分检和筛查的流程,将防御新冠关卡前移,在患者筛查接诊第一步就做好规划


重庆市卫健委十分重视这一建议,指定郭述良及其团队来完成该流程的设计。经郭述良指导,附一院呼吸科敖知医师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检分检和筛查的流程”“新冠肺炎电子检验、检查单成套医嘱”,经市卫健委审批成为新冠肺炎门诊筛检标准被采纳,迅速在全市推广。


     
     


郭述良认为,根据发热症状才把患者分诊到新冠肺炎筛查门诊不全面,应综合发热、急性呼吸道感染、不明原因肺炎、新冠肺炎密切接触史等多方面分诊患者。检查结果应结合临床表现、流行病学、CT影像等综合判断,增加复检率,提高对无症状感染者的检出率,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临危受命奔赴万州

4天扭转被动战局


万州地区作为重庆市新冠肺炎发病人数最多的地区,是重庆市抗击疫情的重要关口。2月14日,郭述良奔赴万州三峡中心医院支援当地的抗疫工作。一到当地,他就在在市委市政府等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紧急协调医护人员、设施设备、防护物资,加强信息化建设,明确专家组分工,优化了院内医疗制度及流程。


在万州片区担任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时,郭述良提出“三圈管理”策略,并开展了重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首例人工肺技术(ECMO),4天内扭转了万州被动局面,从战略上全面控制疫情


   
     

开展ECMO技术救治


郭述良提出了三管齐下、“三圈”联动管理策略,即把整个万州片区的救治形势化分成三个圈,最里面的是重型、危重型救治圈,中间是普通型救治圈,最外面是院外区县圈。第一圈的重点是早诊早治;第二圈要防止普通型转化为重型、危重型;“对于最核心的重型和危重型病例圈,专家组集中最精锐的呼吸和重症医学科等重症专家,大幅提升人员配置和技术支撑,打歼灭战、解决存量,尽最大努力抢救,减少病死率。


   


2月16日,郭述良开始针对万州片区所有区县级医院进行为期11天的巡回培训及检查工作。众志成城的努力之下,万州片区新冠肺炎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减低,当地医护人员的压力得以减轻,当地的紧张氛围也逐渐缓解。郭述良表示,在市委市政府、市卫健委、区卫健委以及三峡中心医院连同专家组的协同配合下,从最近几天的战略战术应用来看,目前整个万州区的疫情防控形势呈现出趋稳向好的积极态势。


争分夺秒抢救生命

战“疫”工作硕果累累


渝东南片区首例确诊病例10天治愈出院


31岁的男性患者孙某有武汉务工经历,1月19日自驾从武汉回到秀后出现发热,在秀山县人民医院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成为渝东南片区首例确诊病例。


   


1月26日,郭述良带领市级8人专家小组从黔江赶到秀山为患者治疗。在许多医务工作者不眠不休的精心照料下,孙某的情况日渐好转,2月1日12点,市级专家组再次来到秀山对孙某进行现场会诊,认为孙某达到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准予正式出院。


与死神12小时的生死争夺


李某56岁,1月20日从武汉返回重庆,1月30日因发烧、咳嗽转入三峡中心医院。2月14日凌晨7点,李明病情加重,出现了严重的呼吸窘迫,2月16日傍晚6点,李某病情恶化,危及生命。


小组讨论会上,郭述良提出必须提前准备ECMO(俗称“人工肺”)。然而,三峡中心医院没有ECMO,甚至在渝东北地区尚未开展此项技术,更没有操作人员。经协调,重医附二院一台ECMO和技师团队随即从主城出发奔赴万州,同时请求西南医院相关专家协同作战、准备ECMO操作。


   

《重庆日报》大篇幅报道了这一持续12小时的救援


凌晨1点30分,包括郭述良在内的20余名医疗救治专家、ECMO专家和技师、三峡中心医院医护人员,全部集结到位。


经过一夜奋战,早上6点多,郭述良拿到李明的最新指标数据,氧饱和度升高到92%,病情得到了明显改善。


一个不眠之夜,一位危重病人,20余位医护人员12小时生死争夺。郭述良称,这就是打仗,必须争分夺秒,“如果我们一睡下,病人就可能永远睡过去了”


这样的情景,已然是他生活的常态


郭述良喜欢在自己的微博香樟树.畅享呼吸”和自己的朋友圈中记录、分享专业知识和每天的工作感悟。



1月26日,郭述良初到黔江,便工作至深夜。


   


1月29日,他带领团队,完成了一系列阶段性的工作。


   


2月2日,在他的指导下,黔江中心医院儿童医院新冠肺炎集中救治中心完成建设。


   


不写工作日记的时候,他在深夜构思抗疫指南的内容。


   


2月20日、21日,连续两个晚上,郭述良和他的团队为患者与病魔抗争,最终,他们取得了胜利。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附一院、重医一院呼吸科微信公众号、上游新闻、重庆日报

编辑:蔡雨齐

排版:钟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