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对外开放:国际交流合作成绩喜人,中外合作办学事业迈上新台阶

日期:2020年10月21日 15:38    来源: 外事处

近年来,在重庆市教委和学校党政的领导下,学校紧紧围绕建设“一流学科”,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工作方针,注重内涵式发展,深化教育对外开放,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种形式的教育及科研国际合作与交流,坚持搭建国际合作交流大平台,不断优化国际化发展环境;推进医学教育国际化办学,统筹境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坚持服务“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不断扩大与沿线国家的教育国际合作;坚持增强跨文化交流,不断提升师生国际交流水平和层次,各项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国际合作交流大平台取得新突破,科研国际化发展注入新动力

近年来,学校借助海外高水平专家团队,以优势特色学科为依托,背靠9所附属医院,建立起了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人员互访、涉外办学等为一体的国际合作交流大平台。20162019年间,共举办了56场高水平涉外学术会议及专业培训班,600余名海外专家来校进行儿科学、母胎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多个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打造了“国际微无创医学长江高峰论坛”“国际葡萄膜炎研讨会”“两江国际儿科论坛”等一系列在全国乃至国际具有卓著影响力的知名国际会议。

一带一路国家麻醉新进展培训班

通过引入海外高水平专家团队,学校建立了“教育部生殖与发育国家合作联合实验室”“中国-加拿大-新西兰母胎医学联合实验室”以及“中英脂质代谢研究中心”等高水平国际联合科研创新平台。“母胎医学创新引智基地”“感染与免疫临床研究创新引智基地”先后获得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成为西部第一。学校共获得外专局项目3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0项;引进2名国家特聘专家;获批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巴渝海外引智计划”11项。“十三五”期间,学校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12项,国外专利授权1项。

母胎医学111基地研讨会


中外合作办学实现零的突破,医学国际化办学成为西部唯一

2018年,学校与英国莱斯特大学联合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教育部立项,该项目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临床医学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全国仅有4个。2020年9月,临床医学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收首批学生115人,该项目旨在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医学人才,对学校全面实施“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医学教育改革有着重要意义,进一步巩固了我校在全国整合医学教育中的领先地位。


来华留学教育实现提质增效,“一带一路”沿线国教育合作取得新进展

近年来,学校来华留学生规模首次突破850大关,国别突破50大关,生源国覆盖了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生源质量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其中,中国政府奖学金人数达到209人,重庆市人民政府外国留学生市长奖学金人数达到158人,获得各类奖学金额超过2000万元。2016和2019年,学校2门来华留学生全英文授课课程入选重庆市精品课程;2019年,学校成功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的正式认证,成为重庆市首个通过正式认证的学校。

2017至2018年,学校来华留学生在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主办的两届全国来华留学生临床思维与技能竞赛中,分别获得了优异团队奖、儿科单项奖、优秀团体奖、最佳风貌奖。

来华留学临床技能大赛

20182019年,依托海扶医疗技术,学校分别在埃及和南非举办“聚焦超声无创治疗肿瘤技术发展中国家培训班”。该培训班以我校自主研发医疗技术为基础,是与国外机构联合开展境外办学教育的成功案例,为来自19个国家培训了45名高级医疗人才,进一步促进了海扶医疗技术在“一带一路”国家的推广和应用,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聚焦超声国际培训班


师生双向交流渠道进一步拓宽,交流规模不断扩大

学校新增学生交流项目7个,其中5个为校级项目,2个为院系项目。校级项目中,2个为暑期交流项目,3个为临床实习项目,新增交流项目为学生创造了更多机会走出国门、近距离体验世界一流高校的学习氛围,学生交流规模和层次稳步提升。2019年师生交流人次较2015年翻了一番;2016至2019年间,学校与美国“常春藤”盟校之一的达特茅斯学院共建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交换项目,与全球排名第34的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开展成建制的师生交流项目,6个学生临床实习交流项目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成为学校的品牌项目。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医学院路1号 

联系电话:023-68480081

投稿信箱:xuanchuanbu@cq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