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深化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日期:2020年10月20日 15:49 来源: 教务处
本科人才培养是立校之基,发展之源。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以建设一流医学本科教育为目标,以提高医学教育质量为核心,以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为先导,持续深化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学基本建设,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优化专业布局,调整专业结构,一流专业建设排名全国前列,开启中外合作办学新起点
学校以优势学科为依托,结合专业特色,搭建专业框架,构建专业建设体系,精心布局,立好人才培养的“四梁八柱”。目前学校共有普通本科专业36个,近年来新增5个,成为全国首批恢复儿科学、精神医学本科专业招生的八所高校之一。2020年学校新增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专业,是目前全国仅四、西部唯一的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开启了学校国际合作办学的新起点。
经过多年努力,学校建成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重庆市特色专业12个,成功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在全国首批省部共建医科大学中排名第二;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国际认证,认证有效期延长至10年,护理学及口腔医学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整合医学教学改革全国领先
学校在连续三届临床医学(卓越医生班)试点的基础上,经过系统化、全方位艰辛探索和改革,从2016级开始在临床医学专业和儿科学专业全面实施“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整合医学教育改革,重构了课程体系,打破学科界限;重构教学组织体系,实现了基础与临床教师交叉融合和医教协同育人;重构教材体系,编写了国内第一套由基础到临床全线贯通的整合医学教材;重构教学方式,促进了医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强化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建设,提升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临床医学专业整合医学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并获得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优化专业招生数量,生源质量不断提升
近年来,学校积极适应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线上线下开展招生宣传,报考热度不断升温。学校于2015年停止七年制招生,改为“5+3”一体化培养,招生专业数由31增至34个,招生数量与就业状况密切结合,招生结构不断优化,各省录取分数整体上升。目前本科招生规模持续稳定在4000人左右,生源质量持续向好。
提升教务管理信息化水平,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
学校以学生为中心,优化教学管理流程,重构教学运行系统,创新课程平台,自主研发本科教务管理系统,解决学生个性化学习及考试等管理难题。改革传统纸质考试方式,大力推行网络题库建设与在线考试改革,新建230余门课程网络题库,新增12万余道试题,五年来累计组织超过20万人次在线考试。建成教务自助服务系统,方便了学生出具教学相关证明材料。
2017年起,学校全面修订实施普通本科培养计划,进行完全学分制改革,实施学校间学分互认,推动本科生高校间交流。积极引进超星尔雅、智慧树等校外网络通识课程,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在线开放平台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
加强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深度融合,打造现代教育资源平台与环境
近年来,学校搭建了“BB在线学堂”等3个在线课程平台,建成在线课程2592门,注册用户115287人,课程资源总量超110T。疫情期间,线上授课2511门,教师线上授课2100人,学生线上学习2万余人,保障了线上教学稳步进行。学校新建智慧教室42间、智慧研讨教室16间,建成185个标准化考场,完成185间多媒体教室、10间教师休息室和4间学生机房设施优化升级改造,在教学楼空闲区域大力打造学习泛空间建设,推进教学环境和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强化课程建设,改革教学方法,推进国家级“金课”建设
学校加强课程建设,推进课堂革命,创新教学方法,打造五类“金课”,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最后一公里”。在优化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收集编写570余个课程思政案例,构建有医学教育特色的课程思政体系;依托专业特色,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精品课程,推进国家级“金课”建设。现已建成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已获批3门国家级虚拟仿真金课,11门市级精品在线课程,重庆市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门,全校制作精品微课超600门,76名教师在重庆市、人卫慕课、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中,获得10个一等奖,55个二、三等奖及专项奖。2019年,学校获批国家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优秀学校。
强化以“学”为中心的质量文化建设,促进以“德”为主导的教师育人能力培养
学校围绕人才培养质量,构建了由质量决策、质量标准等6个部分组成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强化以“学”为中心的质量文化建设。同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组织教师讲课比赛、实施“课程思政创新设计大赛”,设立“钱悳教学名师奖”,改革教师教学考核制度,全面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近年来学校教师频频在全国和重庆市教学技能竞赛中收获含一等奖等各类大奖,教师育人能力不断提升,学生满意度不断提高。
拓展实践教学资源,搭建国家级实践教学平台,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学校积极拓展临床实践教学资源,努力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力保障。近年来,学校新增临床实践教学基地17个,其中非直属附属医院8所,目前共建临床教学基地50个,其中非直属附属医院25所,教学医院22所,实习医院3所,社区实践教学基地数十个。学校构建基于重医大数据平台的临床教学数字案例库,实现学生临床思维训练实战化。近年来学校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增至4个,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增至4个,附属第一医院获批国家卫健委、教育部首批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学生“三创”能力增强,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先后在全国总决赛获特等奖、一、二等奖。
培育教育教学成果,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成效显著
学校鼓励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参与教材编写、撰写教学文章,鼓励院系设立教改项目,培育教改成果。五年来,学校教师参与编写的公开出版教材共456本,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共44本,国家级出版社规划教材共215本,承担主编、副主编教材共195本,参与编写的教师共1332人次。近五年学校立项191项校级项目,获得市级及以上项目175项;2017年获得市级教学成果奖7项, 2018年评审出校级教学成果奖20项。另据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统计,2017年以来,我校在中国医药院校医学教育研究论文发表数量排名均为全国第6名。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医学院路1号
联系电话:023-68480081
投稿信箱:xuanchuanbu@cqmu.edu.cn